落實“雙減”“雙休” 回歸教育本真
河北諾亞集團打好素質教育組合拳
日前,為持續深化素質教育,繼“雙減”之后教育部再推“雙休”制度,又一次在社會各界引起廣泛熱議。如何讓學生“減負”,怎樣為學生“松綁”,讓教育不再內卷,還教育以本真?對此眾說紛紜,褒貶不一。當一些人還在被迷惑、焦慮、猶豫、觀望等情緒困擾時,河北諾亞教育集團在這方面通過實施打好素質教育組合拳的方式進行了持續實踐和探索,并向公眾展示了驕人成果:小學教育特色突出連年優勝,初中中考取得十一連冠,高中教育迅速崛起勇奪全縣歷史方向狀元;以德育人深入人心,涌現了救助老人的“善美六朵金花”、智勇少年趙韓博等道德模范、保定好人;健康教育成果顯著;體育成績獨占鰲頭。諾亞教育的成功實踐證明:素質教育勢在必行,回歸自然才是本真。
諾亞人深知,教育不只是知識的灌輸和分數的提高,也是人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養,更是造就時代棟梁的系統工程。為此,自創辦以來,諾亞教育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辦人民滿意的優質教育目標,首先推出了養成教育,先做人再做事,既成人又成才,為成長鋪路,為人生奠基。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交往、學會生活。
為糾正教育內卷出現的認知偏差,諾亞教育堅持實施健康教育、幸福教育、特色教育、智慧教育,提出了“無教育不健康、無健康不智慧、無智慧不幸福、無幸福不人生”教育理念,明確了“五育齊抓、全面發展、學會學習、成就夢想”辦學方針,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收獲智慧、贏得幸福人生。在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五育并舉的基礎上,適時推出心育、食育、境育,培養學生強大的心理素質、科學的飲食習慣、融會貫通的創新能力,形成了諾亞特色的“五育齊抓、三育拓展”育人體系,并納入集團“63161”全面發展戰略,成為了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和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從2012年開始,集團旗下唐縣六一小學就開展了“快樂課堂”市級課題研究,形成了“四環節七步驟”教學模式;2014年以來,旗下唐縣啟明中學實施“六步教學法”,著力打造高效課堂;為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2017年開始,諾亞教育各校又開始了“小先生制”“小組合作”等教學改革。這些新舉措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習的內驅力,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學習的仆從變為學習的主人,實現了“從奴隸到將軍”的蛻變。
諾亞各校根據學生學情設計差異化教學方案,學困生完成基礎題,優等生拓展綜合應用題,實施“基礎+拓展”分層練習,實現了“減負不減質,整體共提升”的效果。他們嚴控作業總量,推行實踐性、探究性作業,如研學報告、勞動日志等,讓知識性學習轉變為研究性學習,從書本上學習轉向實踐中學習,從培養“知識容器”轉向塑造“思維主體”,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創造條件,奠定良基。
諾亞各校從嚴格作息、保證運動、健康飲食、心理輔導等方面,為學生健康保駕護航。嚴格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政策,規范學生晚休和午休,確保學生充足的睡眠。早在5年以前就開始進行上、下午眼保健操,上、下午兩個35分鐘大課間活動,每天還有一節體育課,保證每天1.5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各校還常態化組織田徑運動會、趣味運動會、拔河比賽、籃球賽、足球賽、輪滑賽等活動,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團隊精神,錘煉意志品質。
為保證師生每天飲食健康、營養均衡,各校嚴格執行集團“一兩肉、二兩油、三餐不重樣、四季有水果、一斤蔬菜一斤糧、天天有蛋奶、午餐四菜一湯”的團餐標準。同時,各校食堂實施4D管理,明廚亮灶,獲評“省級食品安全標準化學校食堂”,并通過ISO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項管理體系認證。各校還建有心理咨詢室,及時緩解學生壓力,解決各種心理問題,確保他們身心愉悅,時刻以精神飽滿、專心致志、奮發有為、追求卓越的積極姿態投身學習。
為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各校構建了“3+X”校本社團課程體系,每日在特定時間常態化開展三大類共50多項社團活動。其中藝術創想類涵蓋素描、書法篆刻、尤克里里、刻紙藝術、雪花泥創作等;運動健康類包含籃球、足球、乒乓球、啦啦操、輪滑、曳步舞等;綜合實踐類有服裝設計、手工編織、課本劇編演、朗誦藝術、棋類博弈等。除此之外,學校還開辦了機器人、無人機、3D打印等科技類社團,與中國航天基金會合作建成了河北省第一個星火筑夢工程——“錢學森書屋”,把航天航空科普知識引入校園。
社團活動實施分層選課機制,形成“基礎普及+特長培養”雙軌模式,讓學生掌握4種以上的技能,發揮好自己的興趣,展示好自己的特長,既釋放了學生活力,緩解了學習壓力,也解決了課外培訓帶來的諸多問題,更讓每個學生涵養了情操,提升了審美水平。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諾亞教育堅持生活即學習的理念,把社會實踐當作“行走的課堂”,把外出研學視為教育教學的一部分,結合自然與科技、人文與歷史等主題,每學期都組織研學旅行,讓學生走出去發現世界的美好,體驗生活的樂趣。近年來,他們先后到清華、北大、中國科技館、奧林匹克公園以及圓明園、西柏坡、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天津航母主題公園、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02工廠等處研學,讓學生感受文化滋養,接受愛國教育,激發科技興趣,樹立遠大志向。
各學校專門讓學生參與小發明、小制作,走進生產車間體驗生產工藝與流程,實操物理、化學實驗等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還讓他們到集團種植基地介入蜜薯、玉米、花生、白菜、杏、石榴、蘋果等瓜果蔬菜的種植、管護、收獲全過程,參與包餃子、做蛋糕等活動,讓學生們在實踐中體會勞動的魅力,感受勞動的辛苦,收獲親自動手的快樂和價值。除此之外還開展了敬老愛老、社區義務清掃等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升道德觀念。
談到今后的素質教育,集團黨總支書記、董事長兼總校長王建剛表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關鍵。多年來,我們發揮制度優勢,堅持實施健康教育、幸福教育、特色教育、智慧教育,學生們不僅學習成績一枝獨秀,身體素質、動手能力、道德品質、思想境界等方面都卓然超群。今后,我們將不忘初心,一如既往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對標國家政策要求,堅決把‘雙減’‘雙休’落到實處,建立科學的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持續深化課改,完善涵蓋道德品質、身心健康、學科素養、藝術審美、勞動實踐的全方位、全過程育人模式,把素質教育不斷推向深入,實現減負與提質并重、學習與成長同行,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輸送更多道德高尚、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